新闻中心 > 要闻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时代意义

作者:曹 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7-12-25 星期一

????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30多年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接力奋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蓝图,勾勒出了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国家的路线图。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即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的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尽管全球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5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具体安排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见,“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目标和路线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述。“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奋斗目标当中,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并列,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中国建设被提上了新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反映出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质量、结构、效益、公平和生态。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如报告所指出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报告指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了历史性转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全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5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必然要求我国的发展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进入新时代完成新任务,必然要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重大历史关头,如何谋划后30年发展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傲人成就也为后30年的具体战略部署提供了物质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勇挑时代重任,通过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及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规律的新探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以经济建设尤为突出。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都大体翻了一番。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多的时期。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个阶段”是在新时代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总结、新认识,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邓小平提出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到习近平“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时隔30年,这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一直在波澜壮阔中砥砺前行。“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而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先定义中增添了“美丽”的特殊含义,不仅完善和对接了“五位一体”总布局,而且充分展示了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经济发展更为注重效益、质量、环保的新要求。由此可见,习近平“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深化了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道路的艰辛探索。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实践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全面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愿景和奋斗目标,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勇于进取的精神追求;既是工作安排,又是庄严承诺;既是宣言书,又是集结令。它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厘清了思路,规划了步骤,明确了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吹响了号角。完成这两个阶段目标之时,中国社会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不仅完全实现了小康,而且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将得以实现。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和壮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是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两个阶段”战略部署,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2月11日 总第315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