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长王耘?本报记者 宁宇龙 摄
????2016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标志着宁夏档案事业的航船正式开启了“十三五”的新征程。
????9月,在航船发动机的轰鸣声刚刚响起之时,自治区档案局馆长王耘,这位宁夏档案事业发展的“掌舵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目前宁夏档案事业所处的新起点,指明了未来5年的新航向。
??? 用数据说话,“十二五”时期宁夏档案事业取得跨越发展
????王耘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宁夏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以服务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文化建设、服务民生事业等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基础、建机制、抓管理,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推进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方面,自治区档案馆、3个地市级档案馆投入使用,其他21家县级综合档案馆列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其中有8个县级档案馆新馆已建成,2个重新选址建设。
????在推进依法治档方面,制定了依法行政、行政审批等规范性文件,档案行政审批事项由15项调整为8项,取消了3项非许可事项审批,实现档案行政审批“零收费”;建立了定期或不定期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督查制度,通报了一批后进单位,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在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方面,民生档案、名人档案、民族宗教档案和西夏档案等逐步构建起富有宁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各级综合档案馆共接收档案13万卷又4万件、录音录像带453盘、照片4.9万张、电影胶片8000多本、电影宣传资料近5000多件,征集西夏档案文献6000多件(电子版)。
????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组织实施了153个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补助费项目,落实资金860万元,抢救和保护档案18.77万卷;遵守“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规定,做好准备开放档案、已开放档案及馆藏档案数字化前的鉴定工作,确保了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信息的安全;实现了本级档案异地异质备份,自治区档案馆重要档案在辽宁省档案馆进行了异地备份,银川、石嘴山、平罗、盐池、大武口5个市、县(区)档案馆重要档案在自治区档案馆进行备份。
????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成功研发了“区直机关电子公文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和“自治区档案馆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免费为市、县(区)综合档案馆配发了“分布式档案馆管理系统”软件;已形成了以档案基础数据库、档案利用平台、全区各市县(区)档案信息门户网站集群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全区共著录案卷级数据58万条,文件级条目数据680万条,档案全文数据1000余万画幅,建成涉及民生的专题档案数据库58个。
????在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举办了“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党的群众路线档案展”“中国档案珍品展”,拍摄了《走进档案馆》《档案解读》《西部岁月——知青篇》等专题片;截至目前,整理完成并公示1740个行政村的土地确权档案;深入20个县(区)对“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农业移民工程档案”“全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档案”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全区各级档案馆共开放已到期档案19万卷又35万件,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劳动就业、福利待遇、社会保险与救助、房屋拆迁、土地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档案的查阅服务。
????用行动证明,“十三五”时期宁夏档案事业必将转型升级
????王耘表示,“十二五”时期宁夏档案事业取得的成绩,增添了全区档案工作者在“十三五”取得更大辉煌的决心与信心,站在新的起点上,宁夏将完成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强档案开发利用、加速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在推进档案法治建设方面,要健全档案管理法规标准,重点做好《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条例》的修改工作;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档案违法行为惩处工作,通过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定期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查,实现档案检查工作全覆盖;加强档案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继续开展档案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完善档案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不断推进执法标准化、精细化;加大档案普法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各行业、各部门依法开展档案工作,明确应当履行的文件材料定期归档和档案按时移交进馆的法定责任。
????在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方面,将不断丰富档案馆馆藏数量,优化馆藏结构,通过扩大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等的收集范围,征集散存在民间、区外或国外的西夏文化、黄河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档案,及时接收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档案;严格执行《档案法》规定,落实归档责任,督促指导各类主体,将反映本单位职能、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收集齐全;提高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登记制度和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制度,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的项目档案工作标准;完善农业农村和城市社区档案管理,通过规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档案、土地确权档案、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和拆迁档案,推广“村档乡管”的经验,将永久保存的社区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中。
????在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方面,要推进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开放,通过进一步完善馆藏档案鉴定开放工作机制和程序,进一步突出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的主体地位,推进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的全区性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开展重大专题档案的编研,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挖掘档案史料;加大重点档案保护开发力度,通过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普查,建立国家重点档案与保护开发项目库,持续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开发和征集工作。
????在加速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方面,将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信息查询网络化,完成内部局域网、电子政务专网和互联网平台建设,使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比例达到75%以上,力争到2018年建成数字档案馆;各县(区)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比例达到50%以上,力争到2020年50%的档案馆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机关、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20%的区直机关档案室实现数字档案室建设目标;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移交工作,将机关办公系统与档案部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电子档案的在线移交与接收;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本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综合档案馆馆际档案资源跨馆利用和跨馆出证服务系统,建成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区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库。
????在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方面,要落实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在中央补助投资的支持下,协调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使全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全部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全面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健全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档案信息数据库管理制度以及档案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配备安全防护监控设备。
????在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办高级研修班、继续教育培训班、岗位技能培训班、业务大讲堂,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干部轮岗交流选拔任用力度,充分发挥干部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把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档案事业发展同步推进,着力抓好档案编研、鉴定、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成长,培养档案业务骨干、专家,实现档案干部队伍的梯次化。
???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10月10日 总第2975期 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