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全国大批人员和物资顺长江向西转移,湖北宜昌一度成为焦点。但当时的中共宜昌地方党组织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为加强我党对宜昌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的领导,上级党组织及时开展了对中共宜昌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工作。1938年,宜昌党组织重建后吸收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名叫苏震。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他不畏艰险,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真理和发展党的骨干力量,后不幸被国民党军残酷杀害,时年26岁。
认知真理 从小萌发革命情怀
????苏震原名苏本定,1914年4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县陆城镇右司街一个书香门第。苏震的父亲苏忠才是清朝末年的秀才,曾在日本攻读教育学两年。他学成归国后立志创办新学,是宜都县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曾任宜都县高等小学校长、尚实中学校长。苏忠才坚决反对妇女裹足和不入学等陈规陋习,并率先将3个女儿送进了“洋学堂”。受父亲的影响,苏震从小就对新事物、新思想极感兴趣。
苏震
????1925年,年仅11岁的苏震听闻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满怀愤怒与学校师生一起参加了县城的集会游行,声讨日、英帝国主义罪行。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对苏震影响很大,以至于他梦见:“我国将与日人宣战也……我军奋勇而前,毫不畏死,呼声动地,前仆后继……予亦惊醒,乃南柯一梦也。呜呼!予不知中华胜也,抑日本胜耶?予以是心不宁者久之!”国文老师陈仙洲当即在他的这篇题为《梦乡记》的作文上批道:“观是梦,具见爱国之热忱!”
苏震分别写于1925年和1926年的小学作文《梦乡记》《毕业后的志愿》(部分)。
????黑暗的社会,使苏震小小年纪便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强烈愿望。1926年,12岁的苏震在《毕业后的志愿》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为人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有志愿……我们毕业以后,也必定要有为国家出力远大的志愿。但是有一种很恶的魔鬼——金钱,它专欺侮我们穷人。但是只要你有毅力,它也怕你的。努力!努力!努力振起我的毅力,打倒金钱魔鬼,去就我的远大的志愿!”当时,苏震还没有接触到马列主义,只能表现出朴素的政治愿望。
????苏震还先后写下了《读〈饥民惨状记〉感言》《论哑孝子》《雷赛开苏伊士运河论》等作文,表达了他从小忧国忧民、同情贫苦大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小小年纪就对真理有独到的认知。
追求真理 树立坚定革命信仰
????1926年,苏震进入湖北省立第四中学初中班,并在这所学校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他认真阅读各种进步刊物,努力追求革命真理,与学校师生们一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大肆屠杀中共党员。目睹身边大批革命志士惨遭杀戮,苏震开始对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
????1929年,洗百言、冯永煊、张汀石等进步教师来校执教,并引导学生阅读鲁迅、郁达夫、高尔夫等人的文学作品,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革命理想。《狂人日记》《伤逝》等作品深受苏震的喜爱。1930年,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逮捕了洗百言等几名进步师生,苏震等进步学生对国民党压制迫害进步师生的行为极其不满。一天,一个反动教师讲课时,苏震站起来故意提出几个不易解答的问题,他被问得瞠目结舌,全班便借此起哄,并在学校散发传单,要求撤换教师,最后省教育厅不得不派省督学前来视察情况,最终把反动教师和校长一同撤换。
????1931年,苏震考入武昌省立师范学校,并通过同乡学友张翮介绍加入了武汉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会”。苏震通过和会员们一起学习讨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书籍,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九一八事变后,苏震、张翮等进步学生由中共武汉特委委员张忍(张执一)介绍加入共青团,苏震担任省立师范团支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进步学生开展爱国运动。11月,武汉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苏震、张翮等人闻讯,从学校翻墙逃脱,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2年,得知张翮找到党组织的苏震,立刻启程前往上海,找到了担任中共闸北区委委员的张翮。不久,苏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在闸北、沪西区团委工作。1933年,苏震带着党的宣传品在街上被国民党便衣特务搜身时查出,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将其判刑两年半。
????狱中的苏震并没有沉寂,而是秘密联络狱友用各种隐蔽方式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宣言》,揭露蒋介石“先安内而后攘外”的反动政策。1935年12月,苏震刑满释放,两年多的牢狱生活将其革命信仰锤炼得更加坚定、成熟。
传播真理 引导更多同志投身革命
????苏震外表文静,平时沉默寡言,但他却非常擅长做抗日宣传工作,善于将马列主义思想传播给身边的人,并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宜昌市第一任市长刘真就是其中之一。
????刘真是苏震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窗好友,刘、苏两家是世交,并有亲戚关系,但因刘家是大地主兼商人家庭,苏震曾一度冷落远离了刘真。1931年,苏震无意中看到刘真的日记上记载着与友人讨论有关共产主义话题的对话以及赞颂马克思的诗,他欣喜不已,立即恢复了与刘真的友谊,还教刘真唱《国际歌》,鼓励他说:“地主作为一个阶级是要消灭的。地主家庭出身的学生只有背叛自己的家庭,才能走上革命道路!”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两人分别后,苏震还经常给刘真寄去各种进步刊物和宣传品。多年以后,当刘真回忆起往事时仍十分感慨地说:“苏震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指路人!”
????苏震还积极动员自己的妹妹苏本清参加革命。苏震给妹妹讲述了自己在苏州监狱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并将《新华日报社论集》《二万五千里长征记》《论持久战》等进步书籍推荐给妹妹看,并对她说:“参加革命就要准备牺牲……现在的社会好比黑暗的地狱,共产主义好比光明的天堂,谁愿留恋黑暗?谁不向往光明?但地狱和天堂之间有道鸿沟,又没有任何过沟的工具,这就需要无数革命同志用生命去填沟铺路,才能到达光明的天堂!”苏震还将妹妹的名字改为苏夏,解释道:“我叫苏震,你叫苏夏,我们要改造旧社会,震动华夏!”在苏震的鼓励下,1938年,苏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但如此,苏震在组织抗日宣传活动中,还培养、发展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后来成为党的事业的骨干。
笃定真理 甘洒热血献身革命
????1936年夏,苏震和刘真一同到武汉,分别考入学生运动活跃的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和武汉大学。1937年,我党在武汉组织了“中国青年救国团”(简称“青救”)。同时,党在北平组织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也在武汉发展起来。苏震看了“青救”和“民先”的章程后,断定这是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组织,立刻加入了“青救”。
????1937年底,苏震受“青救”总团部的派遣来到宜昌发展“青救”区团,领导宜昌及周边各县的青年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当时的宜昌,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抗日救亡活动比较沉闷,但是也有部分进步团体存在,如“民先”、梅安里话剧组和学院街小学等,特别是学院街小学聚集了一批进步青年教师。苏震利用该校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教员是自己同学的优势,以学院街小学为活动中心,在“民先”组织的基础上,广泛联络抗日青年,深入到进步青年聚集地的宜昌中学、四川中学、张楚中学、民生轮船公司发展“青救”团员,建立“青救”基层组织。苏震甚至把“青救”发展到国民党军队驻宜昌的后方医院,并在医院的青年医生、护士中建立了“青救”小组。1938年3月12日,“青救”宜昌区团联合宜昌各抗日团体,以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的名义,召开群众纪念大会。当天凌晨,1万多名群众赶到铁路坝广场聚集,苏震代表“青救”宜昌区团主持大会,并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会后,万余群众踏着歌声、喊着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这也是大革命后宜昌最盛大的一次群众集会游行。这次集会也震惊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
????4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由李声簧、苏震、张清华组成宜昌特别支部,李声簧任书记,苏震任特支委员兼中学支部书记。在宜昌特别支部的领导下,苏震积极而慎重地发展中共党员,将陈然、简化僧、孙德枢等一批积极分子先后吸收为中共党员,宜昌党组织力量不断壮大。
????宜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宜昌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他们先是派一些右派学生来找“青救”辩论,结果被苏震驳得理屈词穷。接着,国民党宜昌党务专员黄宝实亲自出马,成立了“宜昌青年行动委员会”(简称“青行”),企图拉拢一些青年同“青救”唱对台戏。但“青救”依然受到各界人士的拥护,而“青行”却无人理睬。于是,国民党恼羞成怒,决定取缔“青救”。4月22日,苏震、张清华在宜昌市内的南正街一家布庄楼上主持召开“青救”宜昌区团代表大会,国民党便衣特务突然将会场包围,扣押了张清华,逮捕了苏震,并命令张清华不得在宜昌进行抗日宣传活动,苏震24小时内必须离开宜昌。为了使苏震不受到国民党迫害,中共湘鄂西区党委决定将苏震调离宜昌,由新任特支书记孙世实接替苏震领导“青救”工作。苏震在江边一艘驳船上躲避了7天,与孙世实交接完工作后才离开宜昌。
????离开宜昌后的苏震先到恩施发展党员,并先后担任过中共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副书记。1940年9月,苏震在调任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新四军襄西独立团政委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军杀害。苏震牺牲时虽然只有26岁,但他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短暂而又耀眼的革命人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2月22日 总第3159期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