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不断走向全面胜利,中共中央筹建新中国的工作逐渐全面展开,新中国的国都选址问题也相应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决策过程中,毛泽东对定都北平心有所属,同时又广泛征求意见,使定都北平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1948年11月指出“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北平解放提上了日程,毛泽东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明确提出新中国将定都北平。1948年11月8日,毛泽东与薄一波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定都北平的打算。毛泽东对薄一波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在公开出版的资料中,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定都北平并阐述具体理由的记载。
实现北平和平解放为定都北平提供良好的城市设施
????1948年11月底,平津战役打响。实现北平和平解放,保护好古都文化,保全未来新中国首都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工商业设施,成了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关键环节。毛泽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密切地关注着平津战役战局的发展变化,频频给平津战役前线部队发来电报,要求倾力保护好北京大学等文物古迹和文化教育机关。1948年12月13日6时,毛泽东给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发来指示,要求“注意攻城部队及卫戍部队的纪律事项”。12月15日凌晨,毛泽东再次致电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请你们通知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
????至1948年12月17日,北平城郊地区基本解放,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攻城大战一触即发。是日晚18时,中央军委给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发去由毛泽东起草的电报,要求前线部队“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
????1949年1月16日18时,在等待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做出和平抉择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再次致电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明确规定不得已攻城时要精密计划,确保北平城内的文化教育机关不受损失。毛泽东深知,对文化古都北平来说,攻城作战时的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造成令人遗憾的损失,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然是上上之策。在毛泽东的正确决策和指挥下,在平津战役前线部队的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下,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民主人士的积极劝说和促进下,傅作义最终同意和平解放北平。一座完整无损的古都,为定都北平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
1949年1月31日,太行《新华日报》印发北平宣告解放的捷报。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宣布“定都北平”
????新中国定都北平,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主张,同时也是党内高层领导的共同心愿。
????毛泽东与聂荣臻在西柏坡谈论过定都北平的问题。平津战役打响后,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极力主张和平解放北平,一来因为北平是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毁于炮火,损失太大;二是他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触中,就曾议论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拟建都北平,自然应该使北平的损失越小越好。
????1948年底,时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长的叶剑英已经知晓新中国定都北平的计划,并从定都的高度来领导北平的接管工作。
1948年12月13日,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准备接收北平、天津、唐山的指示手稿。
????1949年2月下旬,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抵达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就定都一事征询了王稼祥的意见。王稼祥表示“北京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而无战争之忧,南京太靠东南,西安似乎偏西了一点儿。”
????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向全党宣告新中国将定都北平。至此,新中国定都北平一事,已在党内形成一致的意见。
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号召“建设人民的首都”
????定都北平一事虽然已在党内达成一致,但社会各界还不知情,对新中国的国都还有颇多猜测。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及时将政治中心向北平转移。一时之间,北平成为中共中央与各界人士代表民主协商筹建新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也向社会各界释放出新中国将要定都北平的重要信息,形成定都北平的政治舆论。
????首先是华北人民政府迁往北平。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1948年9月26日,北平刚解放,华北人民政府各机关即开始陆续迁往北平,并于1949年2月20日正式在北平对外办公。
????中共中央移驻北平,是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关键步骤。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开启了著名的“进京赶考”之旅。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北平西苑机场会见了各界代表,并检阅了盛大的阅兵式,当晚入住香山双清别墅。当晚,新华通讯社向全国、全世界广播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到达北平的消息。中共中央迁往北平,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新中国的国都将建在北平。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召开。8月13日下午,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发表简短演讲,郑重向各界宣布新中国将定都北平。毛泽东号召:“全北平的人民,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及其潜伏的特务分子以外,一致团结起来,为克服困难,建设人民的首都而奋斗。”
????虽然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已决定定都北平,但最后决定还得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只有经过新政协会议表决通过,定都北平才具有合法性。实际上,定都北平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并且经过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努力,更加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无论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界代表关于新中国的国都问题均一致主张定都北平。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9月23日,全体代表分作11个小组讨论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提出的国旗、国都和纪年方案。《人民日报》在报道讨论结果时称:“参加讨论的代表们毫无例外地同意建都北平。”
????9月25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商谈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诸问题,周恩来、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马叙伦等参加。大家对把国都建在北平都没有异议,但对于北平、南京是否改名有争议。毛泽东说:“国都问题,还是改一个字好(指北平改为北京)。”
????9月27日,大会讨论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草案》,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修整一新的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这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式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