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基沣将军(1898—1980)逝世前留下遗愿,要将骨灰撒在卢沟桥和淮海战场。他为何对这两个地方念念不忘?因为淮海战场有他的无上荣光——1948年11月,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率部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不朽功绩;而卢沟桥不仅是他率部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的地方,这里还有他的血、泪和笑——与同袍浴血抗战时抛洒的血、国土沦丧敌手时流下的泪及疆土光复荣葬先烈时露出的笑。
严阵以待守要地
 何基沣旅官兵在卢沟桥奋勇抵抗日军
????1935年华北事变后,古城北平几乎成为一座孤城:北宁铁路(北平至辽宁省会)沿线,从丰台至山海关均有日军驻防;东面是完全听命于日军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面是在热河集结的日伪军;西北面有投靠日军的李守信等土匪部队。仅有西南面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控制,在这一区域中,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经过的卢沟桥一带战略位置最为重要,它是北平通往后方的唯一门户,如果被日军占领,北平就会彻底沦为死城,整个华北就会落入敌手,然后日军会以平津为桥头堡,对中国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基于卢沟桥一带的重要性,29军派遣有“钢铁将军”称号、在喜峰口一战打出威名的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率部驻守。
????何基沣旅的防地包括西苑、八宝山、卢沟桥和长辛店一带。卢沟桥一带是布防重点,何基沣在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布置了一个加强营,包括步兵4个连、轻重迫击炮各1连、重机枪1连,约1400人。何基沣率全旅官兵积极进行军事训练,枕戈待旦、严阵以待,与日军对峙了近两年。日军经常寻衅滋事,派小股武装袭我岗哨,甚至在距29军阵地几百米处举行实弹“演习”。何基沣令部下构筑严密工事,只要日军“演习”,必举行相应的“对抗演习”。日军对何基沣的这支“顽固的抗日部队”又头痛又憎恨,一直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将其调走,但未能如愿。
????驻防期间,何基沣除了积极进行抗敌的军事准备外,还重视对民众进行抗日思想教育。1937年暑期,他在南苑负责一批北平大学生的军训工作,这批大学生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在学生的印象中,何基沣“有着一般北方人的面型,身子高大,结实。穿得和大兵一样:要是不挂武装带,不扣领章,人也许当他一个大兵的”。每天早上5点,何基沣都跟在队伍后出操,升旗后开始讲话,不时表示抗战决心,有时讲得声泪俱下,使学生的抗战情绪极为高涨。
????1937年6月,驻丰台日军愈发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这引起了何基沣的警觉。他以腾出营房给学生军训为名,将原驻西苑的一些部队调至卢沟桥、长辛店一带。7月6日,何基沣部拒绝了驻丰台日军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的要求。7日,何基沣接到报告:日军今日外出演习,枪炮配备弹药,与往日情况不同。他立即打电话给在保定的37师师长冯治安,冯迅速赶回北平,与何基沣商议,做好了应战的布置,加强了一线防御,且命令全体官兵:只要日军进攻,就立即还击。
身先士卒战敌寇
1937年7月8日,冯治安等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报告日军挑起 卢沟桥事变及何基沣部反击的电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7月7日夜间,卢沟桥事变爆发,面对日军蓄谋已久的进攻,何基沣旅奋起抵抗。何基沣于8日黎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并发出了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命令。当天凌晨5点,何基沣照常在军训学生面前讲话,有着必胜信心的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诸位!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小小的事情……”但不一会儿,枪声响起,他和两个卫兵骑自行车又赶赴前方。前方军情紧急,到8日凌晨,中国军队伤亡180余人,而且平汉线铁路桥及其附近龙王庙等处被敌人攻占。8日下午,国民党军从长辛店以北及八宝山以南发起反攻,并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终于打退了日军,夺回了铁路桥及龙王庙等地,何基沣率突击队亲自参加了这次战斗。
????日军没想到何基沣部会如此坚决回击,他们见势不妙,便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等待援军。何基沣洞悉其奸计,同冯治安商议,想趁敌大部兵力未开到时,出其不意地在10日夜间予丰台敌军以歼灭性打击,但军部不允许,此后卢沟桥战事陷于被动。
????何基沣深知日军秉性,明白和平谈判只是个幌子。他在15日左右对军训学生训话时说:“日本军队打不过我们的,卢沟桥到今是我们的防地……现在政府叫我们停止战事,我们很体谅政府的苦心。但是,诸位,战争是必然的、绝对不能避免的。”果然,日军在援军调齐后就着手向我大举进攻。
????7月26日,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向中国方面致一通牒,内容之一是要求将何基沣驻卢沟桥、八宝山及宛平三处部队于27日正午前撤至长辛店。当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在28日猛扑29军军部驻地南苑。29军则主动攻击丰台敌军,何基沣率部击败五里店大井村附近敌军,截断了丰台之敌后路,与38师一部力克丰台。可惜南苑守军未能抵挡住敌军数十架飞机的轮番轰炸及地面部队的冲击,南苑失守,132师师长赵登禹、29军副军长佟麟阁相继阵亡。南苑失利致使丰台战事功败垂成,29军各部陆续南撤。何基沣旅在掩护兄弟部队撤完后,于30日晚与当地群众挥泪告别。数月后,何基沣与冯治安、萧振瀛、李文田等聚于泊头镇,皆痛哭,为卢沟桥、平津已落敌手,为赵登禹、佟麟阁等壮烈殉国。
????卢沟桥虽然沦陷了,但何基沣等部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他们的英勇表现让国人感到振奋:“日本人吃硬不吃软,在何基沣将军面前讨不到便宜。”
宛平城外悼国殇
????1946年7月7日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七七”纪念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7年,在国民党军中已经升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的何基沣提前几天从徐州飞到了北平。7月7日那天,何基沣参加了“七七抗战殉难诸烈士追悼大会”。大会在卢沟桥畔的广场举行,会场主席台正中置有赵登禹、佟麟阁二将军,王柏林少校、王文庆中队长等人的灵位。追悼会最后由何基沣讲话,他回忆了卢沟桥抗战发生、各部浴血奋战的经过,“语意激昂,听者动容”。
????何基沣这次到北平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筹备赵登禹、佟麟阁两位将军的安葬事宜。他一到北平,就来到卢沟桥边,为赵登禹将军寻一块长眠之地。经过认真的勘查,最后决定将赵将军葬于胜利山(现名关文子山),将佟将军葬于香山。之前,何基沣等人已为赵、佟二将军申请国葬并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1946年7月28日是两位将军殉难9周年纪念日,北平各界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和葬礼。何基沣以抗战胜利的消息告慰了在卢沟桥抗战中殉国的英雄。
???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6月30日 总第3086期 第二版 |